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科大参与研发的“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对宇宙千百年来的探索与追问,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航天梦想。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印迹首次在火星上顺利留下,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强调,希望中国航天人再接再厉,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1月正式批复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对火星进行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


2020年7月23日,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上空,一抹亮色快速冲出云际。“天问一号”的顺利升空成为当代科研人遥望古人的跨时空回答。伴随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的点燃,背后努力多年的科研院校和太空人们也浮出水面。作为我国深空探测中首个承担单机级科学载荷任务的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独立研制的火星环绕器有效载荷火星磁强计也成功踏上了星际穿越之旅。


中国科大筑梦星图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巡视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包括“祝融号”火星车及进入舱。其中,火星环绕器载荷火星磁强计的主要功能为获取火星空间磁场环境高精度数据,主要科学探测任务包括全面准确地测量火星空间边界层,探测火星南部局地岩层的剩磁有效及火星感应磁层,研究近火空间处的行星际等离子体和行星际磁场,同时还会结合其他载荷仪器对火星大气中的粒子逃逸等问题开展研究。



中国科大于2016年1月正式启动火星探测火星磁强计的研制任务,承担研制任务是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空间有效载荷研制平台。该平台同时隶属于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由汪毓明教授从2012年起开始牵头组建,主要研制两类空间有效载荷:一是空间低能粒子探测器,二是空间磁场探测器本次火星磁强计载荷研制的主要负责人为张铁龙教授,参与的骨干有郝新军、李毅人、潘宗浩、刘凯、陈满明和李新等人。



在火星探测任务中,空间有效载荷研制平台还与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部)安琪教授团队的曹喆和封常青合作参与了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的研制任务。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的承担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负责了其中飞行时间测量FPGA的研制。



追求真理 创新进取

由于火星探测任务具有技术难度高、发射存在窗口期限制等特点,研制团队弘扬航天精神,严慎细实,无私奉献,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疫情影响等重重困难,对无磁控卫星的精确空间磁场测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攻关,按计划保质量地完成了载荷研制任务,陆续成功交付了火星磁强计模样件、初样电性件、初样结构热控件、初样鉴定件以及正样件等产品,产品功能性能指标均符合任务要求。


同时,学校也高度重视火星磁强计研制任务,依托科大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结合航天型号任务要求,在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全力保障。校领导多次视察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听取载荷产品研制进展。


浓厚的科研基因、强大的科研体系,让中国科大正在成长为中国科研的中坚力量,而这所孕育顶级人才和科研成果的高校也成为中国科研技术实现世界性飞跃的跳板和坚实盾牌。未来,中国科大将继续助力中国航天、科研事业的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会 

央视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国科大本科招生各官方平台,

了解更多最新信息

还可以通过消息、私信或者留言进行咨询

中国科大本科招生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抖音视频

微信视频号

哔哩哔哩

快手视频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章程(2021年)

高考倒计时30天,我想给你讲故事……

中国科大游泳馆 | 宿舍对面、朴实大气、免费预约,你心动了吗?

中国科大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中再创佳绩

中国科大2021年“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典礼现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